2024年11月23日,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2024年年会,年会主题为“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知识体系建构”。来自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我院池水涌教授应邀参加本次年会,以“韩江小说《素食主义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为主题做了大会报告。
池水涌教授先介绍了自2016年以来韩江小说获得的各类国际奖项,包括2016年《素食主义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2017年《少年来了》获得素有“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马拉帕蒂文学奖,2018年《白》再次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同一年《少年来了》入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2019年《素食主义者》获得西班牙圣克莱门特文学奖,2023年《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2024年《不做告别》获得第七届法国埃米尔·吉美亚洲文学奖以及2024年韩江凭借其一系列小说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池水涌教授指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只有经过翻译才能获得通向“新世界文学”的通行证和获得国际奖项的机会,进而在以国际文学奖项评选为重要指标的“新世界文学”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韩江获得一系列国际文学奖项,尤其是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使韩国文学在“新世界文学”版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提升了韩国文学的国际地位。接着,池水涌教授谈到了韩江的创作动力及其作品的主旋律。池水涌教授指出,阅读韩江的小说作品,我们会发现她的作品始终关注人的暴力及其带来的创伤。韩江曾经说道:“我要讨论的话题不止一个,而我最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的暴力问题。暴力是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何去接受自己是隐含着暴力因子的人这一事实呢? 这种痛苦的想法一直困扰着我”。(Violence and Being Human: A Conversation with Han Kang 64)在韩江看来,暴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当我们批判来自他者的暴力时,其实应该意识到自己也是带有暴力因子的一分子。暴力会带来伤害和创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暴力?人究竟能不能完全消除暴力?这是韩江一直以来苦苦思索的问题,是她创作的初衷,也是她创作的动力,同时也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创伤书写”的根源所在。
最后,池水涌教授从三个方面——来自传统伦理秩序与伦理观念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环境下的伦理选择与伦理悲剧、作者对家庭暴力的伦理反思,对小说《素食主义者》进行了文学伦理学解读,强调逃避或者无条件的顺从和付出解决不了家庭暴力问题,而树立正确的亲情伦理意识,学会理性思考,培养伦理智慧,才是阻止或化解家庭暴力的正确的伦理选择。11月22日下午,池水涌教授受《东北亚外语研究》主编柴红梅教授的邀请,与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的师生围绕科研项目的申报进行了座谈。
文字:曾思齐
审校:徐圆
审核:陈哲、池水涌